范主说:“首富”妈妈的故事
贝佐斯的妈妈杰奎琳·贝佐斯去世了,享年78岁。
贝佐斯之前曾公开宣称,母亲罹患路易体痴呆症——一种神经系统疾病。在经历了漫长而勇敢的斗争后,她最终在迈阿密家中离世。
贝佐斯在INS上发表了一段感人的悼词。短短一段话,道出了母亲的一生:
她17岁就成了我的妈妈。这绝非易事,但她却做到了。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爱我的工作中,几年后把我了不起的爸爸也带进了团队,然后又把我的妹妹和弟弟也加入了她要爱、要守护、要滋养的名单中。她的余生中,这份爱人的名单一直在增长,她付出的总是远远超过她所要求的。在与路易小体痴呆症长期斗争后,她于今天过世,我们这么多爱她的人——她的孩子们、孙辈们,还有我的爸爸都围绕在她的身边。我知道,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,她感受到了我们的爱。我们很幸运能成为她生命中的一员。我会永远把她放在内心深处。我爱你,妈妈。
当我们说起贝佐斯,大都是关于他的婚礼、他的商业头脑、他的个人轶事。但关于他的妈妈杰奎琳,却鲜有人了解这个“首富背后最重要的女人”。
这位“首富妈妈”的一生,充满了戏剧色彩:17岁未婚生子,独自抚养儿子,坚持完成学业;凭借对儿子的爱和信任,与丈夫拿出毕生积蓄,投下了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一笔“天使投资”亚马逊,并孵化出一位“首富儿子”…将自己的人生从一手“烂牌”打成了“王炸”。
从小,贝佐斯就和妈妈“母子情深”。他曾为自己的“蓝色起源火箭登陆舰”命名为妈妈的名字;首次从太空返回地面时,拥抱的也不仅仅是桑切斯,还有妈妈。
只要有妈妈在的场合,贝佐斯都会搂着妈妈的肩膀,握着她的手,和她一起站在C位。
那么杰奎琳·贝佐斯究竟如何培养出“首富儿子”?在范主看来,如果人生是牌局,那么他靠的其实是三张“王牌”~
坐上人生这张“牌桌”,首先考验牌手的,往往不是如何出牌,而是懂得何时“弃牌”。杰奎琳·贝佐斯就用自身的故事,给儿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样。
1960年代,当杰奎琳还是一名高中生时,爱上了18岁的学长泰德·乔根森。这位学长“魅力非凡、会骑独轮车”。没过多久,不到17岁的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。为了赶在孩子出生前结婚,还是高中生的杰奎琳在家人的资助下完成了婚礼仪式…
然而这段懵懂的婚姻仅维持了1年多,杰奎琳就选择了离婚。因为泰德当时只有20岁,终日酗酒,混迹于马戏团,无法承担父亲的责任……
短暂的痛苦,胜过长久的消耗。杰奎琳果断和对方做“切割”,虽然让17岁的自己成为了单身母亲,却也对“沉没成本”及时折损。
不过现实的问题是:这样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,如何在那时的社会压力下生存,将儿子抚养长大?
据贝佐斯后来回忆:“这一切对于一个高中女生(妈妈)来说,异常艰难”。
杰奎琳所在的高中,当时差点将她开除,幸好贝佐斯的外公出面,和校方周旋,杰奎琳才得以继续求学。贝佐斯这位外公有点厉害,他是一位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任职的专业人士——然而背靠这座“大山”,杰奎琳依然被禁止和同学交谈,连领取毕业证书都不允许登台。
毕业后的杰奎琳顾不上自怨自艾,马上开始半工半读,并在银行找到了工作。贝佐斯曾描述过这样一幕:“母亲选的,都是允许带孩子上课的课程。她会带着两个行李袋:一个装满课本,另一个装满尿布、奶瓶以及任何能让我保持兴趣和安静几分钟的东西。”——直到贝佐斯成年,45岁的杰奎琳依然选择重返校园,并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,保持了终身学习的习惯~
独自面对经济的窘迫、社会的偏见、抚养孩子的艰辛,却勇敢改变了轨道,为人生赢得可能性。没有妈妈当年孤注一掷的“破局”,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“首富贝佐斯”。
都说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。贝佐斯也将母亲的这段经历,视作自己人生中“勇气和决心”的第一课。
“弃牌”成功后,杰奎琳的人生也步入了正轨。这时她打出了关键的第二张牌:教育投资。
贝佐斯家庭基金会这样写道:“杰奎琳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,她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。”你也许会问:每个父母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,杰奎琳的教育方法究竟有何不同,足以培养出一个改变世界的儿子?
其实杰奎琳的教育方法,更像是一场“风险投资”——她投资的,是儿子身上那些看似“无用”的好奇心,和“出格”的探索欲。
她早早就注意到儿子的与众不同。当2岁半的贝佐斯站在游乐场里,别的孩子都在为海盗船欢呼时,他却在安静地观察设施的缆绳和滑轮系统;他还试图用螺丝刀,拆掉自己的婴儿床……杰奎琳并没有扼杀儿子的“破坏欲”,反而将车库变成“实验室”,让儿子尽情探索,点燃梦想。
大概正是这种由爱驱使的教育环境,塑造出了贝佐斯后来颠覆创新的底层能力。
在培养儿子的道路上,杰奎琳还走对了另一步——引入一位优质“合伙人”:她的第二任丈夫,贝佐斯的继父迈克·贝佐斯。
迈克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当曲折。他是古巴难民,从小在特拉华州的教堂接受教育。他与杰奎琳在银行相识,俩人都有“冲破逆境”的强大生命力,于是一拍即合,结了婚就是一辈子。
融洽有爱的家庭环境,能治愈人的一生,塑造人的品格。这个全新的家庭,也的确成了贝佐斯成功人生的“孵化器”。
贝佐斯从不吝啬对父母的赞美:“关于我的父母,我感觉自己像是中了大奖。我不觉得我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值得骄傲的,因为我才是那个幸运儿,他们才是那个不可思议的榜样。”
迈克虽然不是贝佐斯的生父,却在贝佐斯4岁时毫无保留地接纳了这个小男孩,并给了他“贝佐斯”这个姓氏。所以贝佐斯对继父非常尊敬和感激:
他16岁从古巴来到美国,不会说英语,谁也不认识,必须自己闯出一片天地。他经历了那些艰难的岁月,依然工作努力,热情友好,教会我们轻松微笑。我认为,在每个移民身上,你都能找到深深的乐观和坚韧。
反观贝佐斯的生父泰德·乔根森,被“切割”之后,近半个世纪都对儿子的人生轨迹一无所知。当从记者那里得知儿子成了世界首富后,他承认了年轻时的失败并表露遗憾,却再也没见过母子俩,最终在2015年抱憾离世。
贝佐斯也坦言,迈克就是他唯一的、真正的父亲。也只有在填健康表格时,才会想起自己并非迈克的亲生儿子。
在某种程度上,贝佐斯的成长方式,也影响到了他后来的育儿方式。
贝佐斯和前妻麦肯齐育有4个孩子,3个儿子,以及1名养女。他曾在一个论坛上透露,自己的教育方式,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动手和探索。比如孩子们4岁时就会使用刀具,7、8岁使用电动工具——贝佐斯自己就是在祖父的牧场上学会修理重型机械,照顾牛群,以及建造房屋。
面对养女,贝佐斯和麦肯齐也视如己出。不仅和三个儿子同享家庭教育和资源,也格外注重保护孩子们的隐私。之前网上甚至有传言说,贝佐斯每月给女儿5万美元的零花钱,并要求女儿花光,还为女儿买下一座小岛…
而面对桑切斯的2儿1女,作为继父的贝佐斯也格外友好。
他会带着继子们一起度假,还会现身秀场为走秀的继子尼科捧场——不吝惜出钱和花费时间。
03
为信任投资
爱是“终极杠杆”
杰奎琳对儿子的无条件信任,是最关键的“王牌”,直接奠定了贝佐斯的首富之路。
1995年,贝佐斯辞去华尔街的工作,带着一个关于“在互联网上卖书”的梦想找到父母。一开始,杰奎琳建议他不要辞职,“可以在周末和晚上运营网店“。
但贝佐斯态度坚决:”事情瞬息万变,我需要马上行动“。迈克和杰奎琳最终押上24.5万美元,各获得了亚马逊6%的股份,贝佐斯说:“我告诉他们有70%的可能失去一切,但他们还是把毕生积蓄投给了我”。
杰奎琳和迈克投资,从理性角度看,可以说是盲目的。亚马逊当时的经营情况并不好,首周订单1.2万美元,只成功交付846美元的货物。
残酷的现实,使媒体将其称为“Amazon.bomb”,一个随时自爆的炸弹。就连贝佐斯自己心里也没底:“如果不成功,这个感恩节我就回家”。
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笔投资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。
贝佐斯回忆:“我爸爸的第一个问题是:‘什么是互联网?’……他们对商业计划书一无所知……他看着我说:‘我们赌的是你。’”
面对一切的不确定性,杰奎琳和迈克对培养了30年的儿子给出了终极信任。贝佐斯在2018年的采访中仍在感慨:那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、充满信任和爱的姿态。
杰奎琳和迈克的“梭哈”,成功激发了投资人的信心。
在他们注资一年后,“全球最大风险投资公司”凯鹏华盈跟投800万美元,掀起一轮杠杆效应。用贝佐斯的话说,就是“让全世界看到,这个疯子值得赌一把”。
多年以后,杰奎琳、迈克的24.5万美元股份,增值超过300亿美元,回报率达到惊人的120000倍,铸就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。
在双双成为亿万富翁后,两人成立贝佐斯家族基金会,捐赠减持了大部分股份,仅留下数十亿美元,投身癌症研究等慈善事业。
毕竟对杰奎琳和迈克而言,最好的回报从来不是财富,而是看到儿子实现梦想。
贝佐斯从亚马逊退休后,创立蓝色起源拾起儿时太空梦,他用杰奎琳的名字分别命名了一艘火箭、一处发射平台,将爱与坚持,化作宇宙永恒的星光,完成最好的闭环。
好啦,关于这位“首富背后的女人”,范主就先和大家聊到这。对杰奎琳的三张王牌,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分享~
贵丰配资-贵丰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